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浏览文章
董明珠发狠话 大危机在后面!绝非危言耸听…

开课时间:2017/1/6     学习费用:元

近日,董明珠的新观点引起了争议,不过她的确提醒了中国商业、制造业将会面临的严重问题!她的观点也绝非危言耸听!

▎董明珠最新谈话,深刻提醒未来的大问题

董明珠:90后开网店 对国家是隐患

12月25日晚,在央视《对话》栏目中,董明珠对互联网渠道创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90后喜欢开网店是国家隐患,危害实体经济”,这一言论也迅速引发了一番争议。

董明珠的原话是:“90后不愿意去实体经济里工作,在家里开个网店 就可以赚钱,一个月赚一两千不用受约束,不用打考勤,这一代人对整个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有隐患的,不仅仅是网店模式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它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冲击。”

作为商业领军人物,董明珠深刻洞察

中国制造业将要面临的大危机

——比成本上涨过快,更可怕的是无人可用

作为中国商业领军人物之一的董明珠、宗庆后等人,他们视野极其深刻,看到的不仅是自身企业的问题,也是中国商业未来所面临的困境。

这两年,中国制造一直面临产业转移的巨大压力,曾是全球产业第四次大转移的承接主体,中国制造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但是,目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大危机!不仅仅是成本的上涨,更可怕的是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制造业、无人可用。

成本上涨过快,已成为中国制造业严峻问题

制造业中心正面临转移压力

报告显示,自2005年以来的十年期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五倍,比1995年涨了1 5倍,由于担心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成本套利下降,一些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已经把他们的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国家或搬回自己国家。

目前,全球产业的第五次大转移已经是一种趋势,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的人口红利优势正在打折,制造业开始呈现两个方向转移,一方面,部分领域中国的生产成本已经与发达国家(美国等)持平,生产的竞争优势不在,另一方面,东南亚、以及非洲一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已经远低于中国,例如越南的劳动成本甚至达到中国的四分之一,导致生产制造环节外流越来越明显,一些跨国公司,如阿迪达斯等,已经将生产环节转移到东南亚,而且,这种现象未来不会减弱,只会越来越明显。

比成本上涨,更可怕的是无人可用!

而目前,随着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所带给实体经济的,不仅是市场竞争的冲击,更是人力资源的冲击,时代变了,观念变了,很多年轻人都不爱去制造业上班,制造业比较辛苦,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苦,不愿意从事制造业。即使是一些优秀的制造业企业,也面临这个情况。

在前两天福耀玻璃成为焦点时,在北京青年报记者前去调查、也了解到这样的状况!

福耀玻璃是福清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公司福利非常好,早些年,当地人都抢着去福耀玻璃上班,不托关系还不好进去。现在时代变了,年轻人都不爱去制造业上班,去福耀玻璃这样的企业一般都要先去车间锻炼一两年,免不了干搬玻璃这样的苦活,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苦,往往干一两个月就走了,据说现在招工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这种情况,导致实体企业对于年轻人,下一代的吸引力大大下降,实体经济面临的不仅仅是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而是更怕的无人可用的状况,现在制造业已经在面临这个情况。

互联网经济过火,传统产业吸引力大打折扣

90后开网店不是坏事,但过多绝对是大隐患

董明珠所说的“90后开网店是国家隐患、危害实体经济”,绝非危言耸听。

曹德旺在接受采访中也表示,我认为中国虚拟经济过火了。他们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无论是董明珠、还是曹德旺,他们作为制造业企业负责人,看到的更长远,看到了一代年轻员工的就业观,这种年轻人的就业观直接影响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

如今,高校学生,年轻人更愿意去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就职,在高校中,制造业的受欢迎程度与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相比,有明显距离。

而其他年轻人心中,同样也会有相近的看法!

90后开网店不是坏事,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但是,当过多的90后开网店,就会成为大问题,年轻人都去开网店了?谁来承担制造业?

而现实中绝非少数几个年轻人想开店、想从事互联网行业,而其他大多数人不愿意开店、愿意从事制造业!而是恰恰相反,可能大多数年轻人更喜欢互联网行业。

如果大多数人都去开店、或从事互联网行业了,那么只有少数人去做制造业,对中国制造业是好事吗?卖家比生产、制造的都多,是制造业的幸事?

这些年美国制造业化回归难,问题就出在这!

让制造业回流是美国政府多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奥巴马长达八年的执政期并未圆满达成这个目标,问题实际上就出在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制造业,导致产业工人环节缺失,对于新一届特朗普政府的困难同样不小。

苹果公司两任CEO 都先后指出其中问题

产业工人缺失、产业培训不够

作为全球最赚钱公司的苹果,是经常被美国总统提起的制造业回迁的公司。

早在乔布斯在世时,2011年2月,奥巴马召集美国顶尖的企业家们共进晚餐,奥巴马问乔布斯:苹果手机能不能在美国制造?乔布斯回答说,一条生产线要8700多名工程师以及超过十万名工人,在美国光是招募到这么多人就需要9个月,而在中国只需要2周。

 

2012年,苹果新任CEO库克同样面对奥巴马呼吁“美国制造”回归的问题,库克回应道:“这不是价格成本的问题,而是生产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制造领域生产技能已经离美国而去,这不只包括产业工人,还设计到产业培训体系。”他表示,电子消费产品制造业从未真正在美国,因而关键问题不是如何使之回归,而是如何重新构建。

自从制造业,从美国转向日韩、以及亚洲四小龙、再到中国的大转移后,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就越来越难,特别随着七八十年代美国科技IT、互联网,以及金融业的发展,这一难度更加加大。美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去工业化已经近50年时间,已经有两代美国人不愿意选择投身制造业,大多数人大学毕业后都跑到华尔街或硅谷去了。

美国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制造业

是美国制造业回流难的最大问题

正如乔布斯回答奥巴马的,美国缺乏产业工人。

美国提出来恢复制造业大国,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劳动力,年轻人不干,都跑到华尔街或者硅谷去。

近日,出在争论口的美国建厂拓展业务的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谈及美国工人时也提到“福耀玻璃在美所建工厂2000多工人年纪都比较大,年轻人不愿从事制造业,而更愿从事金融、信息业的工作”当媒体问及“那你工厂两千多工人都怎么招来的?”曹德旺回答“招的都是跟我年纪一样大的人”

中国制造业如果出现类似问题

所产生的问题会比美国严重

美国虽然制造环节不足,但是全球市场做得好

世界品牌500强,美国占45.4%、近一半份额!

如果中国出现这个状况——年轻人不愿因从事制造业,所面临问题将比美国还复杂。

毕竟美国虽说制造环节有问题,但是美国的品牌影响力很强,可以辐射全球市场,他甩掉了了制造环节,但可以通过控制下游市场环节来获取营收和利润。

最新公布的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拥有227个、占总数45.4%,中国拥有36个,只占总数7.2%,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

中国全球市场品牌化没有美国做得好

但去工业化的状态已经体现出来

曹德旺曾表示:“美国制造业回流的一些困境,已经在中国制造业上显现出来,中国如果不及时作出调整,未来也会面临这些问题的考验,甚至考验更严峻”

“中国制造业虽然很庞大,但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工业化,却已有进入虚拟经济的趋势。中国还没到那个阶段,把美国的去工业化政策拿到中国来,会引起水土不服。因此,我认为现在中国经济太“虚”了,应该做一些调整。

 

美国去工业化已经近50年时间,已经有两代美国人不愿意选择投身制造业,大多数人大学毕业后都跑到华尔街或硅谷去了。曾经被誉为美国制造业象征的底特律成了空城,最后不得不破产。所以,制造业企业在美国很难招到熟练的工人。

但中国现在也出现了类似的苗头。以我个人的感觉,2000年以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也开始不愿意去制造业行业,他们首选去银行、基金公司、投资机构、政府单位和IT企业,去制造业的越来越少。照此发展下去,中国可能会更早出现美国曾经经历的困局”

中国的经济失衡要调整,中国制造要升级

从制造走上智造,从生产走向品牌化

中国经济发展要均衡调整

不仅关注虚拟经济,同样也要关注实体企业

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而言,要避免美国这种去工业化导致的问题,毕竟我们在品牌环节做不到美国那么强大影响力,而且,即使品牌影响力这么大的美国,今天也在努力回流制造业。我们国家就更要做好制造业的工作。

对于中国商业而言,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极为重要!

因此,中国经济发展要均衡调整,既要做好虚拟经济,在互联网行业、在IT科技领域做好占位,在世界上努力构建优势;但是,同时一定要做好实体企业工作,实体是基础、如若制造业无人可用,实体经济出问题,虚拟经济就没法支撑、真的“虚”了!

同时,中国制造要升级

从制造走向智造、从生产加工走向品牌化

要做好实体企业,中国制造必须升级。

一方面,努力提高技术含量、效率,逐渐从制造走向智造。

低端产业的转移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人工成本、人口红利在那,中国制造必须提高制造的含金量,转向中端、中高端的升级;同时、提高效率,既满足产业工人效率、又满足收益,丰富生活,改变制造业在年轻人心中的印象,扭转吸引力不足的印象。

从而,既提高了中国制造面对低端产业转移的竞争压力,同时又改变了产业工将要面临的减少不利状况。

另一方面,努力提高中国企业的品牌化,打造一批国家品牌、“工匠”精神的品牌。

在提高中国制造业水平、提高制造竞争力的同时,努力提高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化运作水平,打造一批国家品牌、不仅在本土市场有竞争力,也努力走向国际市场,形成辐射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形成类似美国品牌行销全球市场、影响全球的超强竞争力。

从而,达到整体上提高中国制造、中国实体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所以,既要重视中国实体经济、中国制造业,又要去做好振兴实体经济、中国制造业的具体工作,否则,长远会有大影响。董明珠、曹德旺的提醒绝非危言耸听,毕竟活生生的例子就在那里摆着!

作者:于建民《中国营销成功宝典·科学策略营销》(修订版)作者 产业观察家、资深营销管理专家

公众号:商业领军 ID:yingxiao360-com

第一赢销网   http://www.yingxiao360.com/htm/201713/20120.htm

  • 友情链接:

咨询热线:400-061-6586

Copyright 2013 北京宏玥博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

★ 郑重声明:以上课程信息知识产权归主办校方所有,特此声明!

京ICP备1200338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