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浏览文章
城市营销博眼球不如博口碑

开课时间:2016/5/18     学习费用:元

(原标题:城市营销博眼球不如博口碑)

近年来,各地乐此不疲的“中国之最”活动,又有了新玩法。广西北海计划举办“中国规模最大的挖螺大赛”,并打算申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举办的这场“捡贝壳、挖海螺、抓螃蟹、掘沙虫”大赛,据说参加人员将超过万人。由此引发了环保组织和公众对当地生态恐被破坏的担忧。在争议声中,主办方表示将停办大赛,安排其他民俗活动代替。

乍看起来,挖螺大赛亲近自然,轻松有趣,好像是个促进旅游的好创意。可是,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景区内拥有2000多亩红树林,是我国罕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作为底栖动物的天堂,有40多种蟹、螺等底栖动物在这里栖息和产卵,其中包括一些重点保护动物。不难想象,上万人同时在金海湾轮番踩踏,这种地毯式的挖掘活动会给这么多底栖动物带来怎样的破坏,进而影响以底栖动物为食的鸟类等动物,从而可能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

一开始,景区管理部门回应说,活动区域是距离红树林生长区域约3公里的传统赶海渔场,也将采取措施把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但随着争议声越来越大,当地及时顺应民意,取消“挖螺大赛”,当属明智。推广旅游活动、打响城市知名度虽是好事,却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毕竟,青山绿水失不再来,金山银山也换不回。

其实,类似热衷“中国最大”、“世界最大”,动辄申报吉尼斯、基尼斯纪录的活动,近年在各地屡见不鲜。要么比拼钱多,要么比拼人海,从“世界最大月饼”“世界最大剁椒鱼头”“世界最大火锅”“世界最大份炒饭”,到世界最大规模的广场舞、瑜伽、太极拳等等。不少地方都发现,砸钱、堆人、拼场面,可以快速制造话题和噱头,既能提高城市曝光度,又能打造人工景点,后续还可继续卖门票圈钱。


争当“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哗众取宠的背后是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往往忽视了活动可能带来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现象。就像去年在扬州举办的世界最大炒饭挑战赛,因为4吨多的扬州炒饭存在没有被吃完的浪费现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宣布结果无效。

因此,城市旅游活动的策划和营销,需要真正的创意,不落俗套的特色游,热情好客的态度,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养成良好的民风才能形成口耳相传的好口碑,让游人感受到一座城的态度和温度,吸引更多“回头经济”。倘若为了宣传城市,总想着“一口吃个胖子”,以各种奇葩的世界纪录博眼球,往往给城市带来的不是美誉度而是“差评”。

作者:本报评论员 邓晶龙

转自:http://news.163.com/16/0518/08/BNB79AJM00014Q4P.html

  • 友情链接:

咨询热线:400-061-6586

Copyright 2013 北京宏玥博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

★ 郑重声明:以上课程信息知识产权归主办校方所有,特此声明!

京ICP备12003388号-14